薄雾中的日月潭宛如一位披着轻纱的少女是什么修辞手法?
一、薄雾中的日月潭宛如一位披着轻纱的少女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是一个比拟的修辞手法,
将“日月潭”比作“少女”,“薄雾”比作“轻纱”,
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更生动逼真。
二、反衬是什么修辞手法呢?
反衬修辞手法——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
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朱自清 春】
例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 入若邪溪诗】
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三、地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纱衣是什么修辞手法
“地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纱衣。”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这个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1.夸张、拟人
2.骆驼如果是动物,拟人;骆驼如果是人名,没修辞
五、悬想手法的概念
悬想,是中国古代诗歌经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为了抒发写作者此时的感情,却不直接着笔,而是通过想象对方的情况或者以后的情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现在的情感。
悬想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转移,首先写的是现在的情形,接下来却转移了时间和空间,连描写的对象也变了。两个对象或者两种空间共存于一首诗中,其中的联系就是:悬想的对象就是写作者此时心中所想的对象。这种表现手法与直抒情怀的差异在于: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十分深刻,特别是难以形容的时候,悬想既可以间接将情感抒发出来,还能使形式变得更美。
悬想滥觞于《诗经·卷耳》,其诗如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这是一首女子怀念远行丈夫的诗。前四句描写女子采卷耳的情形。从“陟彼崔嵬”一句开始到最后,都是女子悬想丈夫远在异乡,艰难困苦的情形。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感,但却通过想象丈夫此时遭遇的困境以及忧思,委婉地表达出了女子的相思之苦。这就是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