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盆栽方法(盆栽修剪指南,让您的绿植焕发新生命力)
修剪盆栽方法(盆栽修剪指南,让您的绿植焕发新生命力)
盆栽修剪的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工具、选择时机、具体修剪步骤以及修剪后的养护。
一、准备工具
修剪剪:用于剪除枝条和叶片,是修剪盆栽时最常用的工具。
植物钳:适用于夹断较粗的枝条,确保修剪更加精准。
高温消毒液:用于消毒修剪工具,防止病害通过工具传播给植物。
二、选择时机
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植物生长旺盛,修剪后的伤口恢复较快。在生长旺盛期之前进行修剪,有助于植物更好地生长。
三、修剪步骤
剪除病弱枝条:观察盆栽的整体形态,剪除病弱、枯黄、扭曲的枝条,以保持植株的美观和健康。
修剪过长的枝条:对于过长、过于密集的枝条进行适度修剪,使其分布均匀,避免遮光,有利于植物整体的光合作用。
打顶:在生长旺盛期,对部分枝条进行打顶处理,可以促使植物生长出更多的新芽,提高观赏价值。
修剪叶片:去除病弱、枯黄的叶片,保持叶片整齐,增加植物的透光性。
四、修剪后的养护
清理伤口:修剪后的伤口要及时涂抹高温消毒液,以防病害侵入植物体内。
施肥:修剪后可适当增加施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新芽的生长。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以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
通过掌握正确的盆栽修剪方法和养护措施,可以让您的盆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家居环境更加美观和健康。
如何种植梨子苗?
一、梨树苗的定植
1、定植前准备。梨苗定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条件,则可以进行全园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结束,根据生产方案先确定株行距。一般来说,梨树栽植株距为2-4米,行距为4-5米,每亩需苗33-83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则可将行距拉大为6-7米。此外,为获得早期丰产并实现高效栽培的目的,前期生产可进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常用的行株距为1.5米×1米、2米×1.5米或3米×2米等。行株距确定后要作标记,并依此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穴的大小为80立方厘米(即长、宽、深各为80厘米),定植沟的大小为80厘米深、80厘米宽。挖定植穴或定植沟有利于梨苗根系的生长。
2、定植时间。梨苗的定植时间分为秋植和春植,华东及以南地区以11月中下旬秋植较好,这样在来年春季萌芽前,根部已先愈合好并发出新根,缓苗时间短,苗木生长快。而在北方,由于冬季温度过低,土壤深度冻结,不利于苗木成活,所以一般采用春植。总体而言,梨树苗发根力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
3、定植方法。梨苗定植时,应先将基肥拌上一部分土壤填入定植穴或定植沟中,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施基肥前,在定植穴或定植沟的最底层填放一些稻草、秸秆等材料以增加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基肥填入后,再在定植穴或定植沟中填土至接近地表处,最后将梨苗放入穴中覆土,注意苗的根部要舒展开,且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否则容易导致烧苗现象,覆土到一定高度时轻提苗木,使土壤小颗粒漏入根部的间隙与根系充分接触,踏实后充分灌水,灌水后再覆一层土以保墒。
二、授粉树地配置。大多数梨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率低或不能结实,故一般需要配置授粉品种树,授粉品种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即花粉量较多,花期与主栽品种基本一致或早1-2天,并能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且亲和力强,同时授粉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应内外品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配置授粉品种树时,作为授粉树的梨品种不宜过多,否则管理不方便,但对于规模较大的梨园可适当配置几个授粉品种,以满足梨园内早熟、中熟、晚熟各类品种的授粉需要,以确保各品种均能获得优质丰产。一般情况下,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配置比例为1:1至1:4。配置时既可采取行间配置的方法,亦可采取行内适当配置的方法。
三、开化:盆地梨花芽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绽,经过现蕾、花蕾分离,最后花瓣伸展而开花。川中丘陵区梨的开花期为3月中下旬。梨树开花迟早及花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变化、土壤管理不同而异。同一品种因年份不同,开花期迟早差异较大,但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花期迟早仍相对一致。四川盆地早花型的代表品种为苍溪雪梨,中花型的代表品种为金花梨、丰水,晚花型的代表品种为翠冠、幸水、西子绿。梨每个品种的初花期多为2天左右,盛花期为4天左右,盛花期至末花期各品种差异较大。
四、授粉受精:梨是异花授粉的果树、自花(同品种)授粉不能结实或结实率很低,在建园时必须选配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合力强、花粉量大、花粉发芽率高、开花期较主栽品种早1―2天或同期的品质中等以上的品种作授粉品种。
五、坐果、梨是坐果率较高的树种,在树势较强,能正常授粉受精而管理得当的前提下,一般都能达到丰产的要求。但不同品种间坐果能力差异很大。按1个花序坐果3个以上者为强(如黄花、金花梨),2个为中,1个为弱。坐果率高的品种往往由于坐果过多,负载过重,而造成大小年结果或隔年结果现象。坐果率低的品种,往往由于坐果量少而达不到丰产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品种的坐果特性和具体情况,调控花枝量和进行疏花疏果。
六、落果。在正常情况下,梨在年周期中有三次生理落果高峰。第一次是谢花期,那些没有受精或受精不完全的花朵,从谢花开始陆续落去。第二次落果高峰在谢花后15天左右,这一次落果也同第一次落果的原因一样。第三次落果高峰在谢花后30天左右,这一次落的果全为受精果,果子已经明显长大,由于营养和水分不足,或受激素的影响而落去。此后坐果基本稳定。
七、梨树进入衰老期以后,树势逐渐减弱,生长量逐年减小,产量显著下降。如果修剪适当,肥水管理较好,还可维持相当产量。这一时期修剪的
梨树进入衰老期以后,树势逐渐减弱,生长量逐年减小,产量显著下降。如果修剪适当,肥水管理较好,还可维持相当产量。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增强树的长势,更新、复壮骨干枝和结果枝组,延缓骨干枝的衰老死亡。
当发现树势开始衰弱时,要及时采取抑前促后的办法进行局部更新。就是在主、侧枝前端二三年生枝段部位,选择角度较小,长势比较健壮的背上枝,作为主、侧枝的延长枝头,把原延长枝头去掉;如果树势已经严重衰弱,部分骨干枝也即将死亡时,可及早进行大更新。就是在树冠内部选择着生部位适宜的徒长枝,通过短截,促进生长,用于代替部分骨干枝。如因骨干枝损坏过重而出现较大空间时,可利用下部萌发的更新枝,占用空间。如果树势衰老到已无更新价值时,要及时进行全园更新。对衰老树的更新修剪,必须与增施肥水相结合,才能恢复树势,稳定树冠和维持一定的产量。
八、病虫害防治
休眠期采取措施能降低病虫害基数,减少化学用药次数,对生产放心果尤为重要。
1.清园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残枝、落地果等,并尽快进行分类处理。落叶可用作高温堆肥的原料,残枝、落地果可作燃料或进行深埋处理。通过清园,可大量消灭在叶、枝、果等上越冬的梨木虱、椿象、褐腐病、黑星病、轮纹病等病虫害。
2.刮树皮刮除梨树枝干上的粗老翘皮、轮纹病瘤,并将刮下的树皮、病瘤带出果园,集中销毁。这样,既可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又可消灭轮纹病、腐烂病、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等病虫害。
3.剪锯口保护大的剪锯口要用腐必清或343康复剂涂抹,防治病菌侵染。
套袋梨常因缺硼、钙等元素及套袋后幼果生活的温湿环境变化发生落果、缩果、品质不良等生理性病害,可以通过喷施优质叶面微肥、树干涂抹稀土氨基酸螯合肥等方法解决
梨树套袋前进行病虫防治时,要在康氏粉蚧、黄粉虫尚未从枝干转移到叶片及幼果上时开始用药,施药时应使内膛的枝干全部着药。套袋前梨果处于幼果期,角质层薄,用药不当容易产生果锈,应尽量不选用乳油,喷雾器压力不要过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梨树栽培方式逐渐由乔化稀植向矮化密植变革。密植是获得早期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栽培方式,它可以增加叶面积,有效地利用光能,经济利用土地。生产上常用的栽植密度可归纳为3种。
九、栽植密度
1、普通栽植:株行距为3米×2米,每亩111株;
2、普通密植:株行距为3米x1米,每亩222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