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
一、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
杂交构树(Pleiochaeta setosa)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木本植物,其枝叶茂盛、生长迅速,被视为林业和园林业中的重要树种之一。为了满足对杂交构树大量苗木的需求,科研人员逐渐开发了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以提高苗木生产效率和质量。
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简介
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是通过离体培养和再生技术,将母株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苗木。这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有效地保存和繁殖珍稀杂交构树材料,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珍稀资源的流失。
- 可大幅提高苗木的生产效率,缩短苗期,满足市场需求。
- 通过组培育苗技术,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良好性状的优良株系。
杂交构树组培育苗的过程主要包括杂交种子处理、组培基质的制备、杂交种子播种和生长调控等环节。
杂交种子处理
杂交种子处理是杂交构树组培育苗的关键步骤之一。处理种子的目的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以增加组培苗的出苗率和苗木的生存率。
种子处理的方法有:
- 消毒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消毒液中,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真菌,防止病原菌传播。
- 激素处理:使用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GA3)、生根粉等,促进种子发芽和生根。
- 种皮剥离:对于硬种皮的种子,可以进行种皮的机械剥离处理,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组培基质的制备
组培基质是组培苗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对于杂交构树的组培育苗来说,选用合适的基质对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常用的组培基质有:
- 琼脂:高质量的琼脂可作为无菌基质,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
- 腐植酸:适量的腐植酸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 蛋白胨:富含氮源,有助于苗木的生长。
杂交种子播种和生长调控
经过种子处理和基质制备后,将处理好的杂交种子均匀播种在组培容器中,并进行生长调控。生长调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光照控制: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以促进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 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苗木生长过湿或过干。
除了以上基本措施,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给予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生根粉等,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苗木的整体生长。
结语
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苗木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护和繁殖珍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在杂交构树组培育苗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将为木本植物苗木生产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二、构树自己怎么杂交?
构树杂交过程通常包括选择优质品种的父本和母本、人工授粉、杂交种子摘取、播种等步骤。而在人工授粉的时候,通常是使用授粉器对雄花散发出的花粉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起来的花粉通过授粉器喷洒在雌花的柱头上,实现人工授粉。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一、构树花粉很容易引起采集人员过敏反应,危害采集人员的健康。二、当授粉器收集过量花粉时,花粉会堵塞喷口。
三、杂交构树怎么栽种?
构树是桑科构树属植物,别名构桃树、楮实子、假杨梅等, 既是一种中医药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构树在我国的温带、 热带均有分布,该树种具有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易繁殖、热量高、轮伐期短的特点 南北方都可以种植。 目前位处于贵州的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育苗基地。年生产8000万株苗
四、怎样种植杂交构树?
构树是桑科构树属植物,别名构桃树、楮实子、假杨梅等, 既是一种中医药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
构树在我国的温带、 热带均有分布,该树种具有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易繁殖、热量高、轮伐期短的特点 南北方都可以种植。目前位处于贵州的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育苗基地。年生产8000万株苗五、扦插构树的方法?
构树扦插时期在初夏,扦插密度按2cmx10cm株行距进行,深度以插穗长度的一半为宜。
1、覆膜保湿
扦插后及时浇透水,使插穗与土壤密接,插完一垅后要及时覆盖,其操作方法为:用大约宽2cm的光滑竹片两头插入苗床两侧成拱型,拱中间高50cm,在上面覆盖透明地膜,使苗床处于全封闭状态。苗床上有透明地膜网,透光率为30-40%,苗床温度控制在35度之内。高湿高温环境,有利于扦插苗插穗生根。
2、拆棚与揭膜
等扦插苗全部生根后,在推迟10-15天揭膜。揭膜时先打开拱膜两端,进行自然通风,3天后在再揭膜。在9月份高温天气,要及时拆除遮阳网,使苗木接受全光照。
3、日常管理
苗木扦插后经常查看扦插圃内土壤湿度等情况,土壤干燥时,及时揭膜喷水,喷(500)50 的多菌灵液或百菌清液病后,密封地膜。
当苗木生根发叶后,进入土壤施肥和和叶面施肥,每隔10天浇施一次1-2%的尿素液,喷施0.3 的尿素和 0.2%的磷酸二氢钾液,在8月底后停止施肥。
六、杂交构树与养殖的区别?
1、杂交构树的叶子是三分裂,而野生构树叶子是五分裂。杂交构树叶片宽大,茎叶无毛,背面没有小绒毛。杂交构树对于盐碱地的耐受能力更好,杂交构树可在年降雨量300 mm以上、最低气温-25℃以内、含盐碱6‰以下的大面积边际土地上种植。
2、杂交构树含植物粗蛋白25%-32% 而野生构树粗蛋白含量直达到18%-26%,杂交构树是通过太空搭载(神六、神七、 神八)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突出的抗逆性多用途速生树种,耐干旱、贫 瘠、抗盐碱,在种植当年即可砍伐,且次年萌生,可年收割多次,属丰产型树种。
七、杂交构树适合种植的土壤?
构树适应性强,一般的旱平地、坡地均可种植。
八、种植杂交构树的成本高嘛?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殖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饲料原料特别是高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大国。对国际原料市场有很深的依赖性,抑制了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原料紧缺将是长期的结构矛盾。如何解决饲料原料这一问题,将是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关键。解决我国高蛋白质饲料原料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科院植物重点实验室沈世华研究组通过杂交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了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新品种杂交构树,由于该树种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具有速生、丰产、多抗、耐砍伐、无病虫害等特点,因此又称蛋白桑。因其在饲料、造纸、生态绿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进行了大量种植,既能帮助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又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被列入2015年我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构树(蛋白桑)扶贫工程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协调各产业部门,成立“杂交构树产业扶贫”项目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沈世华研究员为项目专家之一,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蛋白桑“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
杂交构树种植条件
蛋白桑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耐旱、耐寒,可在无灌溉沙漠区域栽植,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蛋白桑在旱地造林,深栽比浅栽造林成活率更高。因此,蛋白桑也是一种沙地造林的首选植物,在荒漠化治理上能发挥极大作用,具有潜在的生态价值和饲料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蛋白桑营养价值极高,蛋白桑叶蛋白含量最高达到36%,叶子可直接食用,可以做桑茶、桑粉、花青素,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蛋白桑枝条蛋白含量28%,直接粉碎可以作为饲料的植物蛋白,可以代替常规的饲料。
杂交构树的饲料价值
由于蛋白桑氨基酸种类能达到18种,动物必需的和非必需氨基酸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作为饲料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从速生蛋白桑叶中所含的维生素来看,每100克桑叶中含维生素C30-40毫克、维生素B10.5-0.8毫克、维生素B20.8-1.5毫克、维生素E30-40毫克。桑叶的矿物质也较为丰富,据测定桑叶主要含有8种矿物元素,其中钾、钙、铁、锌、锰含量与玉米、苜蓿(青绿)相比明显要高,说明多倍体蛋白桑叶作为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蛋白桑叶、茎都可用作饲料,其消化率最高达95%,且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在同时提供各种饲草时,牛、猪、羊、兔等动物总是首先吞食蛋白桑叶。蛋白
九、杂交构树亩产量多少?
构树及其叶果可制作茶叶、构树面、饮料、药品等,也可作为食用菌基料、活性炭的原材料,附加值高。标准化种植的杂交构树亩产可达到6000斤左右,养护简单,经济效益可观。2014年,杂交构树种植与利用被列入我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
十、杂交构树最高能长多高?
杂交构树年均生长株高4-6M,粗4-6CM ,最高可以长到15-20米。
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历经十年潜心研究并通过示范验证,采用现代农业育种技术,通过太空搭载育种,杂交选育等手段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杂交构树主要具有适应能力强、速生、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杂交构树含植物粗蛋白25%-32% 而野生构树粗蛋白含量直达到18%-26%,杂交构树叶片肥厚,较野生构树丰产。